發(fā)布時間:2024-02-28 12:42:23 瀏覽量:271次
在上個世紀眾多的西部片中,賽爾喬·萊昂內(nèi)的《鏢客三部曲》(即《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和《黃金三鏢客》),憑借“重情緒氣氛、輕打斗過程”的拍攝風格,和更具現(xiàn)實意義、貼近人性的人物塑造手法。作品在風格上有著與同期好萊塢的同類題材電影明顯不同的韻味,長期以來深受眾多影迷們的喜愛。同時,導演在三部曲后期作品中,通過對南北戰(zhàn)爭、宗教信仰等政治和人文元素的巧妙引用,使《鏢客三部曲》超越了傳統(tǒng)西部片僅限于表現(xiàn)孤膽英雄的主題范圍,成為了更具藝術價值的史詩級經(jīng)典電影系列作品。
本文將從《鏢客三部曲》系列作品中的拍攝風格、剪輯手法和主題特性這三個方面入手,嘗試解析《鏢客三部曲》為何能夠在數(shù)量眾多的西部片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電影史中的百年經(jīng)典。
西部片從20世紀的初期60年代,一直都是美國重要的影片類型之一。但在好萊塢西部片的鼎盛日期,影片拍攝更多的傾向于湯姆.米克期的風格,即注重打斗過程、動作效果和馬上追逐過程。在經(jīng)歷了《壯志千秋》、《關山飛度》等經(jīng)典作品的輝煌后,這種無限重復的拍攝方法終于在60年代引起了大眾的審美疲勞,西部片在好萊塢日漸衰退。而同期年輕導演賽爾喬·萊昂內(nèi)在意大利拍攝的《鏢客三部曲》,卻另辟蹊徑,不再重點表現(xiàn)打斗過程和馬上特技,更加注重對于人物的內(nèi)在性格刻畫,在主題上也更偏重表現(xiàn)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影片在帶有威謙.S.哈特西部片風格的同時,通過表現(xiàn)角色情緒和沖突氣氛的大量特寫鏡頭,以及對場景精準的分析性剪輯,呈觀出極具震憾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對喜歡《鏢客三部曲》的影迷們來說,共同的感覺是影片的情節(jié)有特別“抓心”的感覺。這主要緣于導演“重情緒氣氛、輕打斗過程”的拍攝風格。
賽爾喬·萊昂內(nèi)和好萊塢傳統(tǒng)西部片的明顯不同之處,是不再用過多的鏡頭來拍攝曠野中策馬追逐以及槍戰(zhàn)的打斗過程,而是用大量特寫鏡頭重點刻畫角色的眼神、面部表情、手部動作,來烘托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和性格特征。由人物的情緒來表現(xiàn)情節(jié)和場景中緊張的氣氛并以此推動劇情發(fā)展。他將作品的重點,由傳統(tǒng)的打斗、動作轉向了對“人”的刻畫,由于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使觀眾在觀影時,會在內(nèi)心中產(chǎn)生緊張的氣氛和對角色內(nèi)心活動的緊密關注,從而使作品具有強烈的情感感染力。
1-1
1-2
以黃金三鏢客的開場為例,影片開始是廣闊的西部曠野遠景,但馬上人物面部特寫的鏡頭切入畫面(圖1-1、1-2),幾乎占據(jù)整個熒幕空間,背后的背景被弱化。這個占據(jù)了大量攝像機畫面的人物面部特寫,與上一個空曠的遠景鏡頭,形成了強有力的視覺反差。巨大的人物面部蓋過了空曠的遠景畫面,也預示著影片中突出刻畫的重點是角色本身的性格特點,而非角色在西部環(huán)境中的渺小和無力。
在影片的博斗、槍戰(zhàn)等重點沖突戲份中,各類的特寫鏡頭占據(jù)了影片大量的時間和畫面,用來重點烘托緊張、凝重的場景氛圍,并向觀眾傳遞角色的內(nèi)心活動和細微的情緒變化。而真正如打斗、槍戰(zhàn)的沖突過程卻在極短的時候內(nèi)結束。這種“重角色塑造、輕打斗過程”的拍攝手法,貫穿了《鏢客三部曲》的整個作品,帶給觀眾以意猶未盡、回味無窮的觀影體驗。
圖1-3
而獨特的音樂元素,在服務于這種拍攝風格的同時,也成為影片獨特的藝術感染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在影片中,主角多是在孤身一人的寂寥氛圍中出場。這種聲音類似于口哨的樂器(圖1-3),以其清晰但不尖銳卻獨具特色的音質(zhì),為影片營造美國西部廣袤、困乏的環(huán)境與孤寂的角色形象,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
而在沖突到達高潮前的氣氛烘托,背景音樂則由整支交響曲隊的弦樂主導。雄壯、厚重的交響樂曲,與影片中沖突前那緊張、激烈的氣氛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幕幕令觀眾洶涌澎湃、蕩氣回腸的劇情篇章。
如果說大量的特寫鏡頭只是一頻頻零散的孤立畫面,那么導演通過清晰而精準的分析性剪輯,則如同穿針引線一般,將本文第一部分講到的多個單一畫面組合在一起。構建成為一場場精彩刺激、扣人心弦的沖突劇情。我們以《荒野大鏢客》的結尾部分,主角"喬"只身歸來,向鎮(zhèn)上羅霍集團中的惡人雷蒙復仇這一高潮段落為例,來一起探究導演是如何充滿層次感和遞進性的鏡頭語言,來精準地呈現(xiàn)出這場沖突中雙方形勢的不斷發(fā)展與變化,與沖突中各個角色的內(nèi)心活動。
2-1
針對觀眾們對沖突開始前,內(nèi)心對“喬”和雷蒙雙方在人數(shù)、實力上的預判。在人物出場時,導演對兩邊人物的出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在“喬”出現(xiàn)的時候,由于他是獨身一人面對羅霍集團中的雷蒙及眾多槍手,所以導演在拍攝“喬”的出場時,使用了看不清角色面目的遠景鏡頭(圖2-1)。他在畫面渺小的身影暗示著在觀眾感知中,他此時在沖突雙方中以寡敵眾的弱勢地位,而逆光角度下無法看清的面目,又代表著觀眾們對于他接下來具體行為方式的未知。
2-2
2-3
鏡頭在表現(xiàn)沖突另一方的雷蒙等人時,由于他們的兇殘和惡行已經(jīng)在之前的劇情中有過詳細表現(xiàn)。所以在本次沖突出場時,他們的面部則清晰可見。通過對他們單個角色面部表情的特寫和他們?nèi)后w正面的近景鏡頭畫面(圖2-2、2-3),客觀地營造出在氣勢上,他們一方的的人多勢眾和在沖突中占據(jù)優(yōu)勢的地位。
2-4
在“喬”準備開始戰(zhàn)斗時,在一個簡短的動態(tài)鏡頭中(2-4),他的形象由遠及近、從模糊到清晰,暗示著他此前在沖突雙方中的弱勢地位,似乎在逐漸發(fā)生著改變。
2-5
“喬”用自己身上暗藏的鐵板,抵擋住了雷蒙手中威力巨大的來福槍。面對總也打不死的對手,雷蒙和他的手下全部傻眼了。當雷蒙手中來福槍的子彈打光后,沖突雙方的形勢發(fā)生了逆轉。此時在觀眾們的心理判斷中,刀槍不入的“喬”成為了沖突中的優(yōu)勢方。導演用了由天空、背景房屋和角色這遠、中、近層次感分明的特寫鏡頭(圖2-5),來表現(xiàn)出“喬”此時屬于強勢一方這一現(xiàn)實。
2-6
接下來(圖2-6)又是一個形勢反轉的延續(xù)鏡頭。在這個鏡頭中,一方面通過“喬”和對面槍手的對持,來表達雙方的敵對立場。另一方面,“喬”在畫面中的形象從高度到大小都對對面的幾人形成了視覺上的壓制,再次強化了相比較沖突的開始階段,此時雙方“強變?nèi)?、弱變強”的形勢反轉。
2-7
在“喬”干掉了其他槍手后,此時他和雷蒙兩人的表情和眼神特寫鏡頭(2-7),則不再有大小、遠近和角度上的差異,預示著他們接下來的對決是公平而均勢的。
在這種拍攝方式中,極具賽爾喬·萊昂內(nèi)個人風格的剪輯手法成為影片的一大特點,這種由人物情緒所推動的,帶有部分印象派風格的分析性剪輯手法,造就了《鏢客三部曲》中一場又一場精彩、緊張的沖突劇情。
如果說前面講過的拍攝風格和剪輯手法,起到的作用僅僅是使《鏢客三部曲》給觀眾帶來有別于其他同類題材作品的獨特感觀印象。那么《鏢客三部曲》的作品主題,即獨立于政治、宗教之外,對戰(zhàn)爭中喪生的無數(shù)生命的悲憫,以及在現(xiàn)實主義框架下的真實人性和人文主義的悲憫兩種元素在作品中的沖突展現(xiàn),和它們帶給觀眾們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震撼與反思,則是《鏢客三部曲》能夠成為史詩級電影作品的核心原因所在。
賽爾喬·萊昂內(nèi)在作品中,將塑造“人”放在了最為重要的位置。而且這種塑造并非僅限于前面提到過的鏡頭特寫,而是在站在現(xiàn)實主義的角度,提煉和萃取出人性所共有的內(nèi)在特質(zhì),而且不受政治、宗教等固有意識形態(tài)的束縛。從影片中的人物身上,我們看不到宗教的神性、道德的高尚和政治的嚴肅,但卻散發(fā)出更加契合現(xiàn)實主義角度人性本身的獨特魅力,即生存需求決定人物行為選擇時的主導性,和人性無法預測的情感變化。《鏢客三部曲》中的人物或許不是高尚的、無私的、神性的,但卻讓觀眾們感覺到是真實的、鮮活的、有血有肉的。
如在《黃金三鏢客》中,有一段是惡人圖科與他當神父的哥哥之間的對話。面對無惡不作的弟弟圖科,哥哥明知道勸他從善也沒有用,只是對他說:“愿上帝憐憫你的靈魂”。圖科的回答是:但那要等到上帝記起我的時候。你一直認為你比我好,可在我們生長的那個鬼地方,如果不想餓死,除了當神父就是當土匪。你選擇你的路,我也選擇我的,但我的要艱難得多,你說到父親和母親,當初你去當神父時,是我留守家園,我不記得當時幾歲,十歲?十二歲?但我留下來了,我曾努力試過,但沒有用。讓我來告訴你吧,你去當神父是因為你懦弱,不敢做我做的。
在影片中大量關于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劇情中,信仰無政府主義的賽爾喬·萊昂內(nèi)從不在戰(zhàn)爭雙方的政治立場上選邊站,來評判某一方的正義或邪惡。而是通過影片人物在受戰(zhàn)爭影響下的遭遇:如簡陋的醫(yī)院中缺乏照顧的傷員、軍營里受盡虐待的戰(zhàn)俘、和前線上精神已經(jīng)瀕臨崩潰的指揮官……來真實客觀地反映戰(zhàn)爭帶給人們精神上的折磨和肉體上的創(chuàng)傷。
而在這種現(xiàn)實主義的格調(diào)下,我們卻依舊可以影片中感受到對生命的悲憫和對人性的反思主題的厚重與深刻。《黃金三鏢客》中的經(jīng)典一幕,是惡人圖科在南北戰(zhàn)爭中陣亡的士兵墳墓中,尋找金幣的那個片段。在悲壯、雄偉的交響樂背景音樂下,內(nèi)心目標只有生存、財富的圖科,無視身邊漫山遍野的亡魂遺骨,在數(shù)以萬計為了這個國家而犧牲的將士墓碑群中,焦急而不知疲倦地在尋找著埋有金幣的那塊墓碑……
導演用強化的動態(tài)旋轉鏡頭,表現(xiàn)出人性對于金錢肆無忌憚的貪婪,和戰(zhàn)爭所造成無數(shù)生命逝去的悲憫。這種現(xiàn)實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強烈沖突,如重錘般的砸在每一位觀眾的心坎上,在讓我們重新審視自身精神層面的道德觀與現(xiàn)實欲望需求之間,所不可避免的沖突與矛盾。這種大師級的表現(xiàn)手法,在無限地拉高了影片藝術價值的同時,也造就了《鏢客三部曲》系列作品的百年經(jīng)典史詩地位。
《鏢客三部曲》在藝術和口碑上的成功絕非偶然,導演賽爾喬·萊昂內(nèi)在1959年,就以助理導演的參與史詩經(jīng)典《賓虛》的拍攝,該片共獲得11項奧斯卡獎項。而在《鏢客三部曲》后,他憑借著之后拍攝的另一個經(jīng)典系列——《往事三部曲》,用電影作品繼續(xù)書寫著自己在藝術領域的奇跡與輝煌。
熱門資訊
想了解動畫制作和影視特效的區(qū)別嗎?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動畫制作和影視特效之間的關系,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兩者的差異。
想知道快影、剪映、快剪輯這三款軟件哪個更適合小白?看看這篇對比評測,帶你了解這三款軟件的功能和特點,快速選擇適合自己的視頻剪輯軟件。
剪映專業(yè)版新增全局預覽縮放功能,可以輕松放大或縮小時間軌道。學習如何使用時間線縮放功能,提升剪輯效率。
4. 豆瓣8.3《鐵皮鼓》|電影符號學背后的視覺盛宴、社會隱喻主題
文|悅兒(叮咚,好電影來了!)《鐵皮鼓》是施隆多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片于... 分析影片的社會隱喻主題;以及對于普通觀眾來說,它又帶給我們哪些現(xiàn)實啟發(fā)...
5. 從宏觀蒙太奇思維、中觀敘事結構、微觀剪輯手法解讀《花樣年華》
中觀層面完成敘事結構、以及微觀層面的剪輯手法,3個層次來解讀下電影《花樣年華》的蒙太奇魅力。一、 宏觀層面:運用蒙太奇思維構建電影劇本雛形。蒙...
15種電影剪輯/轉場手法,讓影片更吸引眼球!回顧電影中豐富多樣的專場技巧,比如瞬間從一個場景中變換到空中... 現(xiàn)在是測試技術的時候了!以下是一些常見剪輯手法,讓你觀影過程更加華麗動人!
本文介紹了十款強大的PR視頻剪輯插件,幫助提升視頻剪輯效率,提高創(chuàng)作品質(zhì),并降低創(chuàng)作難度。
1、每個切點需要理由和動機 很剪輯師認為,賦予每一個切點動機是非常困難的。很多...
電影創(chuàng)作者可以通過表意、造型、畫面展示等元素對隱身性的含義進行隱喻,打... 電影和夢境都具有普遍性的象征意義,夢境中的元素能夠代表人內(nèi)心的欲望,...
想學習剪輯技術轉場的方法嗎?了解這九種技巧轉場方法,提升影片藝術感染力,讓你的視頻作品更加生動有趣!
同學您好!